
时间: 2024-08-23 16:31:28 | 作者: 工业冷水机
1月17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,2022年末全国人口(含3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人口,不含居住在3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) 141175万人,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。
2022年,全国新出生人口956万人,人口出生率为6.77。 死亡人口1041万人,人口死亡率7.37;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-0.60。
这是自1962年以来,全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,请参阅61年来,新中国首次出现死亡人口数超过新增人口数。
消息一发布,各大媒体立即纷纷转载。 此外,也有网友把20年前当地报纸预言的那年的旧报纸挖出来。
可以看出,自1987年达到23.33的出生率峰值以来,开始回落。 1991年跌破20,2020年跌破10,2022年降至6.77,创历史新低。
他在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表示:““2023年希望年轻人早点找对象,早点结婚,早生贵子,为提高国家生育率做贡献。”
其实宗庆后并没有错,但年轻人不生育的根本原因不是不生育,而是有太多外部原因,导致年轻人不想生、不想生。 如果说这方面能展开来写书。
2022年,全国65岁以上人口首次超过2.09亿,占比达14.9%,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,在发达国家中已经接近美国。
但是,这个比例远超于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。 例如,印度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仅为5.64%,越南约为8%。
“按照1956年联合国《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》规定的划分标准,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%时,则意味着这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。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,确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%,意味着这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严重老龄化。”
我国人口从年龄构成看,16-59岁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,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62.0%;60岁以上人口28004万人,占全国人口的19.8%,其中
这样,在少子化、老龄化的双重压力下,未来10年到20年,我国人口要想恢复正增长,至少在数据方面非常困难。
联合国预计,最早在2023年上半年,最晚在2023年底,印度将取代中国变成全球人口第一大国。
过去20年,印度增加了3亿6千万人,而我国增加了1亿5千万人,超过了我们的两倍以上。 近年来,我国人口增长率明显低于世界人口增长率,远低于印度。
近几十年,印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人口大膨胀,而同期我国正忙于计划生育控制人口,近年来生育政策开始放宽之际,正面临少子化的冲击。
改革开放几十年来,我们经济发展的很大原因多亏了人口红利。 如果新出生人口大幅度减少,经济发展就意味着失去宝贵的人口红利。 说白了,便宜的劳动力会变少。
我国人口基数为14.11亿人,2022年新增出生数为956万人,虽然从比例上看与日本不相上下,但一个隐忧是“未富先老”,社会家庭面临着极其现实的养老压力。
老人们退休了,没有年轻人的劳动,谁来为老年人提供保障,老人们的养老金从哪里来?
几年前就有专家提出“以房养老”的概念,去年任泽平也提出国家出钱鼓励年轻人生育,说明养老问题也日益突出。
此外,还有人建议发展智能养老。 家里的事情都交给机器人,创意很好。 大多数老人可能等不到那一天。
比如农村振兴问题,现在很多农村空巢化问题早就很严重,没有这些年轻人的地方,如何振兴发展农村?
还有更多的大学该怎么去办? 2022年大学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,新出生人口956万人,18年后这一些孩子的高考上线%也不足现在的学位。 有那么多大学需要开设吗?
例如在安全问题上,18年后可以服兵役的适龄青年也大幅度减少,兵源紧张。 谁来当兵保卫国家?
例如,2000年我国男性人均寿命为69.63岁,2015年增长到73.64岁。 东部沿海部分发达地区城市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。
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,社会保障体系和国家财政面临着冲击和负担。
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,预计2022年我国退休人数将达到4000万人。
说明这几年将是退休高峰,但与退休高峰矛盾的是,在目前我国存在养老困境、社会保障不健全的情况下,这一矛盾更加突出。
网上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10年,我国出现了17个省市自治区不发养老金的情况,养老金缺口为679亿元。
国家也意识到养老问题的突出,一方面说要延缓退休,另一方面建立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,以企业/职业养老金为补充,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保险相衔接的体系,称为“三支柱”体系。
基本养老保险是人们常说的“五险一金”中的养老保险。 截至2021年底,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约10.3亿人,基本实现劳动人口全覆盖,累计存款约6.4万亿元。
截至2021年底,我国参加企业/职业养老金人数约为7200万人,占我国总人口的5%左右,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不足7%,覆盖面有限。
企业/职业年金累计规模约4.4万亿元,其中企业年金累计规模约2.61万亿元,职业年金累计规模约1.79万亿元。 职业年金成立时间晚,只针对机关事业单位,但由于具有强制性,发展迅速。
2022年11月25日,个人养老金制度率先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杭州、西安、成都等36个城市或地区实施,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,先行城市或符合地区条件的大佬可自愿参加个人养老金,年缴费上限为110 截至2022年底,全国已有近2000万人开设了个人养老金账户。
在这方面,也有很多人吐槽到底是付个人养老金还是不付个人养老金。 怎么说呢,原则上有钱就付,没钱就不付,或者不付。 结果,要缴纳这笔钱,必须辞职才能提取。 流动性太差了,年轻人年轻的时候才要急需花钱。 年收入10万人的临时工,每年支付1.2万美元强制储蓄几十年,非常有可能会影响生活。
关于商业保险,它说它又打开了书,感兴趣的人建议找个保险号码学习了解。 前提是有钱,有那个意识。
我们必须知道,人口问题是一个深刻复杂现实的问题,必须客观辩证地看待,重要的是转变思想观念。
从个人层面来说,要努力做到年轻多赚钱,有精神就响应国家号召多生孩子,没有精神就好好赚钱将来给自己养老,不给国家添麻烦。
我相信,到本世纪中叶,当我们基本实现发达国家水平时,每一个人都会感到幸福感。 那时,年轻人的生活上的压力就会消失,可能多少会想生孩子。 也许[笑着哭着]。
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,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可联系多特删除。(联系邮箱:)